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矿山边坡生态恢复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实施步骤及效果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各类矿山边坡的生态恢复工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e Slop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矿山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规程》(DB43/T 2057-2021)是湖南省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规范矿山边坡生态恢复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以下选取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湖南省内因矿产资源开采导致的裸露边坡的生态恢复工作。明确指出本规程不仅限于特定类型的矿山或特定的地质条件,而是涵盖了全省范围内所有可能需要生态修复的矿山边坡。
2. 术语定义:规程中对“矿山边坡”、“生态恢复”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清晰界定。例如,“矿山边坡”是指由于采矿活动形成的具有潜在滑坡风险的陡峭岩土体表面;而“生态恢复”则是指通过人工干预使受损生态系统逐步接近原生状态的过程。这些定义为后续具体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3. 前期调查与评估:在第5章明确规定了开展生态恢复工程前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地质环境现状调查、植被覆盖情况分析以及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等内容。只有掌握了详实的数据资料后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恢复方案。
4. 设计原则:强调遵循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的基本原则。安全性要求确保恢复后的边坡结构稳定,不会再次发生崩塌等地质灾害;经济性则考虑成本效益比,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入;可持续性意味着所采取的方法应有利于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5. 施工工艺:对于具体的施工步骤和技术参数给出了指导建议。比如,在植物选择上优先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本地物种;在客土喷播时需控制好混合料的比例及喷射压力等关键指标。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定期监测施工进展并及时调整计划以应对突发状况。
6. 后期维护管理:提出了一套完善的养护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防火防盗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建议建立长期跟踪观察机制,记录各项指标变化趋势,以便不断优化改进现有模式。
以上几点只是规程中的部分内容概览,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希望上述解析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规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