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械设备修理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所需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选择原则、使用要求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机械设备修理行业中从事相关作业的人员及其用人单位。
Title:Labor Protective Equipment Allocation - Part 7: Machinery Maintenance Personnel
中国标准分类号:C6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1496.7-2021《劳动防护用品配备 第7部分:机械设备修理人员》是一项专门针对机械设备修理人员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的标准。这项标准对于保障机械设备修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头部防护。标准明确指出,机械设备修理人员应配备符合GB 2811要求的安全帽。这是因为修理过程中可能会有高空坠物或者机械部件突然脱落的风险,安全帽能够有效保护头部免受伤害。同时,安全帽需要定期检查其完整性,确保没有裂纹或损坏。
其次,眼部及面部防护同样不可忽视。标准强调,当作业环境存在飞溅物、粉尘或有害物质时,应使用护目镜或面罩。例如,在拆解设备时可能会产生金属碎屑,佩戴适当的护目镜可以防止眼睛受伤。此外,选择合适的护目镜还需考虑其防雾性能以及是否适合长时间佩戴。
再者,手部防护是另一个重点。标准规定,在接触高温、腐蚀性化学品或锋利工具时,需穿戴耐热手套、防化手套或防割手套。比如,在处理焊接作业后的零部件时,耐高温手套能够避免烫伤;而在清洗带有酸碱溶液的零件时,则必须选用防化学腐蚀的手套。
最后,足部防护也不容小觑。标准建议,在可能踩到尖锐物体或重物掉落的工作环境中,应穿着防砸鞋。这类鞋子通常采用硬质材料制成鞋头部分,以抵御重压和撞击。另外,如果地面湿滑,还应选择具有防滑功能的鞋子,提高行走稳定性。
综上所述,《劳动防护用品配备 第7部分:机械设备修理人员》通过规范不同部位的防护措施,为机械设备修理人员提供了全面的安全保障。严格执行这些标准不仅有助于减少事故发生率,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