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原夏菜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高原夏菜的采后处理、运输、贮藏及保鲜环节。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st-harvest Handling and Storage保鲜 of Plateau Summer Vegetab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原夏菜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规程》(DB62/T 4296-2021)是甘肃省为规范高原夏菜采后处理和贮藏保鲜工作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保障高原夏菜品质、延长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高原夏菜”的概念,即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生长并适合夏季收获的蔬菜。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认知,确保后续操作有明确的参照对象。
采后处理
# 清洗
标准要求采收后的蔬菜应立即进行清洗,以去除泥土和杂质。清洗用水需符合GB 5749的规定,确保不会对蔬菜造成二次污染。此外,清洗过程中要控制水流速度和温度,避免损伤蔬菜组织。
# 分级
蔬菜分级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标准规定根据蔬菜的大小、色泽、形状等特性进行分级,并建议采用机械分级设备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贮藏保鲜
# 冷库条件
冷库的设计和运行参数直接影响贮藏效果。标准指出,冷库温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如叶菜类蔬菜通常为0℃至4℃),湿度维持在90%-95%之间。同时,定期检查制冷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转。
# 气调包装
气调包装是一种有效的保鲜方法。标准推荐使用低氧高二氧化碳环境来抑制呼吸作用,延缓衰老过程。具体参数需根据不同的蔬菜种类调整,以达到最佳保鲜效果。
# 定期检查
在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蔬菜的状态,包括外观、气味、重量变化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防止病害扩散影响其他产品。
通过遵循这些详细的条文指导,可以有效提升高原夏菜从田间到市场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保护生产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