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环境监测设施、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基本要求、开放内容、开放形式、安全保障、组织管理与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环境监测设施、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ublic Opennes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Facilities, Hazardous Waste Treatment Facilities and WEEE Treatment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286-2021环境监测设施、危险废物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技术规范》是甘肃省发布的关于环保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内的环境监测设施、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以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设施的公众开放活动。明确指出这些设施需要按照统一标准开展开放工作,确保公众能够安全、有效地参与。
2. 开放内容与形式:
- 环境监测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水质自动监测站等。开放时应展示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数据采集过程及结果应用情况。
- 危险废物处理设施:需介绍危险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全流程,并强调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重点讲解拆解工艺流程、资源化利用途径以及环境保护措施。
3. 开放对象:规定了面向学校师生、社区居民、企业员工等不同群体的具体要求。例如,对于学生群体,可安排互动性强的小型实验或参观课程;而对于普通市民,则侧重于直观体验式教育。
4. 安全保障:所有开放活动都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相关规定,设置必要的警示标识,配备专业人员全程陪同指导,确保参观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5. 宣传与反馈机制:鼓励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发布相关信息,收集公众意见并及时改进服务。同时要求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每次开放活动的基本情况、成效评估等内容。
6. 培训考核:参与开放工作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专门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上岗,内容涵盖法律法规知识、业务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
7. 评价体系:制定了量化指标来衡量各设施对外开放的效果,如参与人数增长率、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等,以此作为持续优化工作的依据。
以上就是对DB62/T 4286-2021部分核心条款的深度解读,希望能帮助相关单位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地方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