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功能要求、数据要求、系统部署与实施以及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应用工作。
Title:Construction Guideline for Enterprise Dual Prevention Mechanism Informa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826—2021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信息系统建设指南》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深入解读。
一、系统功能要求
标准指出,信息系统应具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大核心功能模块。其中,风险分级管控模块需实现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措施制定与落实等全过程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模块则要涵盖隐患排查、登记、整改、复查、销号等环节。这表明企业信息系统不仅要覆盖安全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还需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形成闭环管理。
二、数据采集与处理
标准强调,信息系统应具备自动采集数据的能力,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分析。例如,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潜在风险趋势。同时,系统还应支持多源数据融合,将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外部监管平台的数据统一纳入管理范围,为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
三、用户权限管理
在用户权限设置方面,标准要求根据岗位职责划分不同级别的访问权限。具体而言,基层员工仅能查看与自身工作相关的风险信息和隐患记录;管理人员可进行风险评估、审批隐患整改方案等操作;而最高管理层则拥有系统配置、数据分析等高级权限。这种分层授权机制既能保障信息安全,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四、预警与应急响应
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标准提出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当监测到异常指标或触发预设阈值时,系统应立即发出警报并启动应急预案。此外,还应预留接口方便与其他应急指挥系统对接,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联动相关部门开展救援行动。
五、持续改进机制
最后,标准特别提到要构建持续改进机制。企业需要定期收集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及时优化系统功能;同时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比如引入机器学习算法预测高风险区域,或者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辅助现场检查等。
以上就是对《DB23/T 2826—2021》部分重要内容的详细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一标准,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