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丘陵山地蓝莓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与配置、苗木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地区丘陵山地蓝莓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lueberry Production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295-2021 丘陵山地蓝莓生产技术规程》是广东省针对丘陵山地蓝莓种植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规划
根据标准第4.1条,蓝莓园的选址应优先考虑土壤pH值在4.3至5.5之间的地块。这是因为蓝莓属于喜酸植物,适宜的土壤酸碱度有助于其根系吸收养分。同时要求地形为缓坡或平缓地带,避免积水,排水良好的环境可以防止根部腐烂。
品种选择
第5.1条规定了品种选择需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推荐使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高的品种。例如,兔眼蓝莓适合温暖地区生长,而高丛蓝莓则更适合凉爽气候。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以延长采摘期并分散市场风险。
定植
关于定植密度,标准第6.2条指出每亩栽植数量应在150株至200株之间。具体间距取决于品种特性及管理水平,一般行距为2米至3米,株距为1米至1.5米。定植时要确保苗木根系舒展且埋土深度适中,既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
肥水管理
肥料施用按照第7.1条的要求,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则采用平衡型复合肥。每年春季萌芽前施一次肥,秋季果实采收后再次补充营养。水分管理方面,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需增加灌溉频率。
修剪整形
第8.1条强调了修剪的重要性,主要目的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花芽分化。冬季修剪以疏剪为主,去除弱枝、病虫枝以及交叉重叠枝;夏季修剪则侧重于摘心控梢,控制树冠大小,维持良好结构。
以上内容仅为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解读,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确保蓝莓生产的高效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