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季节、栽培材料、栽培方法、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大球盖菇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leurotus eryngi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1T367-2021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发布的关于大球盖菇栽培的技术规范。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环境要求:规程中提到,大球盖菇栽培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pH值为5.5-7.5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大球盖菇适宜在微酸性至中性环境中生长,良好的排水条件可以防止积水导致菌丝死亡。
2. 培养料配制:推荐使用稻草、玉米芯、木屑等作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适量的牛粪或鸡粪以增加养分。培养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65%,pH值调整到7左右。这样的配比能够提供大球盖菇生长所需的碳氮比和水分条件。
3. 播种方法:将处理好的培养料均匀铺于事先准备好的畦面上,厚度约为15-20厘米,然后撒上菌种,再覆盖一层薄土。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菌种与培养料充分接触,同时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
4. 管理措施:在出菇期间要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之间,温度维持在15-25℃范围内。定期通风换气,避免高温高湿造成病害发生。此外还需注意防止杂菌污染,一旦发现应及时清除。
5. 采收标准:当子实体伞盖完全展开但尚未开裂时即可采收。此时菇体鲜嫩,品质最佳。过早采摘会影响产量,而过晚则可能导致质量下降。
以上内容是对该规程部分关键条款的具体说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遵循这些指导原则有助于提高大球盖菇的栽培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