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梨在货架期品质维持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梨果采摘后至销售前的品质维持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intaining Quality of Pears during Shelf Lif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390-2021《梨货架期品质维持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梨在销售过程中保持品质的技术指导文件。这项标准从梨的采后处理、贮藏环境控制到销售环节的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定,旨在延长梨的新鲜度和食用价值,减少损耗,保障消费者权益。
一、采后处理
标准中强调了采后处理的重要性,要求在采摘后的6小时内完成预冷操作,确保梨的温度迅速降至4℃-8℃之间。这是防止梨因高温导致呼吸作用加剧、营养消耗过快的关键步骤。同时,采摘时应避免机械损伤,以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对于有轻微损伤的梨,应在入库前进行筛选并单独存放。
二、贮藏环境控制
梨的最佳贮藏条件为温度-1℃至1℃,相对湿度90%-95%。在此条件下,梨可以维持较长的货架寿命。标准还规定了氧气浓度应保持在2%-5%,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这样的气体成分比例有助于抑制梨的呼吸强度,延缓果实衰老过程。此外,定期检查库内温湿度变化,并及时调整至设定范围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三、质量检测与分级
在销售之前,需要对梨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如颜色、形状)、重量测量以及内部品质评估(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根据检测结果将梨分为不同等级,以便于合理定价和满足市场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带有明显病虫害或机械损伤的梨均不得进入市场流通。
四、运输与销售环节管理
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温差过大,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到达目的地后,应立即转入适宜的销售环境。销售场所需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并且不得与其他容易产生异味的商品混放。销售人员还需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如何正确挑选新鲜梨以及向顾客介绍产品特性等知识。
总之,《梨货架期品质维持技术规范》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为梨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提供了技术支持,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梨的商品价值,也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