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用堆肥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腐熟后制成的农用堆肥。
Title: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Agricultural Compos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373-2021《农用堆肥质量要求》是河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农用堆肥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技术要求
- 水分含量:农用堆肥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30%-40%之间。过高的水分会导致堆肥缺氧,影响微生物活动,而过低则可能使堆肥过于干燥,不利于养分的释放。因此,这一范围既保证了堆肥的良好透气性,又有利于堆肥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 有机质含量:农用堆肥的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45%。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并为作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高有机质含量意味着堆肥具有更高的肥效,能更好地促进作物生长。
- pH值:农用堆肥的pH值应在6.5-8.5范围内。适宜的pH值可以确保堆肥中的养分以可被植物吸收的形式存在,同时避免对土壤和作物造成不良影响。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抑制养分的有效性,从而降低堆肥的实际使用效果。
2. 检验方法
- 水分含量测定:采用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具体操作步骤包括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在10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通过计算失重来确定水分含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是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测定方法。
- 有机质含量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有机质含量。此方法基于有机物在强氧化剂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通过测量消耗的氧化剂量来推算有机质含量。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堆肥产品。
3.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标志:每批农用堆肥产品都应在包装上标明生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执行标准编号等信息。此外,还应注明产品的生产日期、有效期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以便用户了解产品的基本信息并正确使用。
- 包装:农用堆肥通常采用编织袋或塑料薄膜袋进行包装,每袋净含量一般为25kg或50kg。包装材料需具备良好的防潮性能,以防止堆肥受潮变质。同时,包装标识清晰明确,便于识别和管理。
-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轻装轻卸,避免剧烈碰撞导致包装破损。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干燥,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混运。装卸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环境。
- 贮存:农用堆肥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处,远离火源和热源。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米,以防压损包装。同时要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及时处理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以上就是DB13/T 5373-2021《农用堆肥质量要求》中部分重要条文的具体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