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用百合采收及采后处理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食用百合的采收、分级、包装、贮藏及运输环节。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arvesting and Post-harvest Handling of Edible Lily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5T 12-2021《食用百合采收及采后处理技术规程》是河北省邢台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食用百合的采收与采后处理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市场竞争力。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采收时间确定
标准指出,食用百合的最佳采收时间为地上部分自然枯萎或半枯萎时。这一时期地下鳞茎已充分发育,养分积累达到峰值,此时采收既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又能减少病虫害对产品的侵染风险。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灵活调整具体采收日期。
采收方法要求
在采收过程中,需采用人工方式轻挖轻放,避免机械损伤。同时强调不得使用铁锹等锐利工具直接挖掘,以免造成鳞茎表面划伤,影响储藏效果。此外,采收后的百合应及时运往加工场地,运输途中要防止暴晒和雨淋。
初步处理步骤
初步处理包括清洗、分级两个主要环节。清洗时应用流动清水彻底清除泥土及其他杂质,但水温不宜过高以防破坏鳞片组织。分级依据大小、色泽等指标进行,确保同一批次内产品一致性良好,便于后续包装与销售。
储藏环境控制
储藏环境温度应保持在0℃至4℃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范围内。定期检查库房通风状况,防止湿度过高引发霉变现象。另外,还需注意定期翻垛以促进空气流通,延长保鲜期。
质量检验标准
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测、理化指标测定以及微生物安全性评估三个方面。外观上要求无明显机械损伤、病斑及虫蛀情况;理化指标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水分含量等均需符合规定范围;最后通过快速检测法筛查有害微生物数量是否超标。
以上内容为DB1305T 12-2021《食用百合采收及采后处理技术规程》中的核心要点解析。遵循这些规范不仅能够提高食用百合的整体品质,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经济效益。希望从业者们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