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采用节段预制拼装工艺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与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egmental Prefabrication and Assembly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144-2021《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发布的关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和验收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一些重要的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3.1.2 节段预制的环境要求
该条款规定了节段预制应在温度适宜、湿度适中的环境下进行。具体而言,当气温低于5℃或高于35℃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或降温措施,确保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一要求旨在防止因温差过大导致的混凝土开裂或其他质量问题。
4.2.1 钢筋加工与安装
钢筋加工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确保尺寸准确无误。钢筋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性,避免因固定不牢而发生位移。此外,钢筋之间的连接方式也需符合设计要求,通常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并且接头位置应避开最大应力区。
5.3.3 预应力张拉
预应力张拉作业是整个施工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根据本规程的要求,在正式张拉之前,必须对千斤顶、油泵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同时,张拉操作应当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操作人员执行。对于多根钢绞线同时张拉的情况,还应注意保持各根钢绞线受力均匀,以减少结构内部不必要的应力集中现象。
6.1.4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测
在混凝土拌合物出料前,应对拌合物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等)进行检测,确保满足设计文件中规定的参数值。如果发现任何一项指标超出允许偏差范围,则不得用于工程实体施工。这项措施有助于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配合比,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7.2.1 成品保护
成品保护措施对于保障最终建成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按照规程的规定,在节段预制完成后直至安装完成之前,均需要采取有效手段防止成品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在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专用支架固定好每个节段,并覆盖篷布以防雨水侵蚀;在现场堆放时则需设置隔离墩加以区分不同批次的产品,避免混淆使用。
以上只是部分重点条文的简要说明,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特点灵活运用相关规定。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规程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