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的基本要求、工作流程、预报方法及成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新建和改扩建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期间的地质预报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eological Forecast during Highway Tunnel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139-2021《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技术规范》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地质预报工作。以下是对该规范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地质调查与超前预报
根据规范第5.1条,地质调查应包括对地表及洞内岩层产状、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情况以及地下水活动特征的全面调查。这一步骤对于了解隧道穿越区域的地质条件至关重要。例如,在遇到断层破碎带时,需要特别注意其可能带来的稳定性问题。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选择
在第6章中规定了多种超前地质预报手段的选择依据。当采用地质雷达法时,要求天线频率不低于900MHz,并且探测深度不宜超过30米。而使用红外探测法则需确保设备精度达到±0.1℃。这些具体的技术参数有助于保证预报结果的准确性。
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监测
按照第7章的要求,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必须实时监控围岩变形情况。一旦发现围岩变形速率持续增大或出现异常现象如掉块等,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支护结构。此外,还强调了对初期支护背后空隙填充质量的检查,以防止因未及时填充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地下水处理
对于存在涌水量较大的地段,规范指出要提前做好排水系统设计,并设置可靠的防水板和盲沟。同时建议采用双液浆注浆封堵方法来控制地下水渗透量。如果发现有较大规模的溶洞存在,则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方案,必要时可考虑绕行避开不利地段。
安全保障措施
最后,在第9章里明确了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的重要性。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学习最新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等等。
以上内容仅是对部分核心条款进行了概述性说明,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工程特点灵活运用相关规定。希望上述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