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普通公路半刚性基层微裂处治的术语和定义、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普通公路半刚性基层微裂处治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icro-crack Treatment of Semi-rigid Base of Conventional Highway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116-2021普通公路半刚性基层微裂处治技术规程》是河南省针对普通公路半刚性基层出现微裂问题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内普通公路上水泥稳定碎石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类半刚性基层因温缩、干缩等原因产生的细微裂缝处理。
二、术语和定义
1. 微裂:指宽度小于等于2mm且深度不超过基层厚度三分之一的裂缝。
2. 注浆材料:用于填充裂缝并增强结构强度的专用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粘结力。
三、基本规定
1. 在实施微裂处治前应对路面进行全面调查,确定裂缝分布情况及成因。
2. 处治工作应在晴天进行,并确保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5℃。
四、处治方法
1. 对于单条长度超过3m且连续贯通的裂缝,宜采用开槽注浆法。具体操作如下:
- 使用切割机沿裂缝方向开槽,槽宽约2cm,深度达到裂缝底部;
- 清理槽内杂物,保持干燥;
- 将调配好的注浆材料灌入槽内直至饱满;
- 养护7天后检查效果,必要时重复注浆。
2. 面积较大的网状裂缝可采取整体加铺沥青层的方式进行加固。
五、质量检验
1. 注浆饱满度检测:随机抽取已完成注浆部位,凿开表面观察内部是否充满注浆材料。
2. 抗压强度测试:从现场取样制作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天后测定其抗压强度值。
六、安全环保要求
1. 施工人员需佩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2. 废弃物应集中收集处理,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以上内容为该标准中的核心部分,对于保障普通公路半刚性基层微裂处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