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河电子航道图的制作要求、技术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通航水域内河电子航道图的制作及相关工作。
Title:Code for the production of inland electronic channel charts in navigable wa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113-2021《通航水域内河电子航道图制作规程》是河南省发布的关于内河电子航道图制作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电子航道图”是指以数字形式表示的航行水域及其相关特征的地图,用于支持船舶导航、助航服务和水上交通管理。这一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数据采集与处理
在数据采集方面,标准要求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获取原始数据。对于水深、岸线等关键要素的测量精度有明确要求,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还规定了如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格式转换等步骤,以保证数据的质量。
图形绘制
图形绘制部分强调了比例尺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并且要保持地图的整体美观性和易读性。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符号、颜色使用也给出了具体指导,比如航道标志的颜色应当醒目,便于识别。
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是整个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标准指出,数据库应该包含所有必要的元数据信息,如数据来源、更新日期等,并且数据库结构设计需合理,方便日后维护与查询。此外,还提出了数据备份的要求,以防数据丢失。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制作过程始终。标准要求在每个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正。特别提到在最终成果交付前,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验收测试,确保满足各项技术指标。
安全保障措施
考虑到电子航道图直接关系到航行安全,因此标准专门设置了安全保障措施章节。其中包括系统安全性评估、应急预案制定等内容,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风险。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通航水域内河电子航道图制作规程》从多个角度出发,系统地规范了内河电子航道图的制作流程,为提高内河水运的安全性和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