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针叶树种大规格苗木移植培育的术语和定义、苗木选择、移植前准备、移植技术、栽后管理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针叶树种大规格苗木的移植培育。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ansplanting and Cultivating Large-scale Seedlings of Coniferous Spec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916-2021针叶树种大规格苗木移植培育技术规范》是青海省发布的关于针叶树种大规格苗木移植和培育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指出在移植前需要对苗木进行预处理。具体要求包括修剪枝条、根系整理等步骤。例如,在第4.1条中提到“移植前应剪除枯死、病虫害严重的枝条”,这是为了确保苗木移植后的成活率,避免因病虫害影响苗木健康生长。
其次,关于移植时间的选择,标准在第5.1条中规定“春季解冻后至新芽萌发前为最佳移植时期”。这一时间段内气温适中,土壤湿度较高,有利于苗木快速恢复生长。同时,标准还强调了移植过程中要保护好苗木的根系,防止损伤。
再者,对于移植后的管理措施,标准提出了详细的养护方案。如第7.2条要求“移植后应及时浇水,并保持土壤湿润”,这有助于缓解苗木因移植造成的水分流失。另外,还需定期检查苗木是否有病虫害发生,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移植后的固定工作。按照第8.1条的规定,“移植后的苗木应使用支架进行支撑,支架高度不低于苗木高度的三分之二”。这样做可以有效防止大风天气造成苗木倒伏,保证其正常生长。
最后,标准强调了档案记录的重要性。第9.1条规定“应对每株苗木的移植过程及后续管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于后期跟踪苗木生长状况,为今后的苗木培育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DB63T 1916-2021针叶树种大规格苗木移植培育技术规范》从苗木预处理、移植时间选择、移植后管理到档案记录等多个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为针叶树种大规格苗木的移植与培育提供了科学指导。这些规定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苗木的存活率,还能促进苗木健康生长,最终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