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海扁茎早熟禾的术语和定义、生态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及质量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青海地区扁茎早熟禾的种植、管理和质量评估。
Title:Qinghai Fescue (Poa pratensis var. pseudoroegner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915-2021《青海扁茎早熟禾》是一项专门针对青海地区特有的扁茎早熟禾植物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青海扁茎早熟禾”的定义,这是指在青海省特定生态环境下生长的一种早熟禾属植物,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适应性。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基础。
技术要求
1. 种子质量:标准规定了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等指标。例如,种子的净度应不低于90%,发芽率不低于85%。这些指标确保了种子的质量,有利于提高种植的成功率和作物的产量。
2. 植物形态特征:标准描述了青海扁茎早熟禾的主要形态特征,如叶片形状、花序结构等。这些特征是识别和区分不同品种的重要依据,有助于保护地方种质资源。
3. 生态适应性:考虑到青海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标准强调了该植物对低温、干旱等环境的适应能力。这包括其耐寒性、抗旱性和对土壤类型的适应性。
4. 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出了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具体措施,比如定期监测、合理使用生物农药等。这些措施旨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检验方法
标准还详细规定了如何检验上述各项技术指标的方法。例如,种子的净度可以通过筛选法测定,发芽率则需要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这些方法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最后,标准对青海扁茎早熟禾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也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标志清晰易读,包装材料环保且符合相关标准,运输过程中避免机械损伤,贮存时注意防潮、防虫等。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63/T 1915-2021《青海扁茎早熟禾》不仅规范了该植物的生产过程,也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