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福建省村容村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要求、管理内容、维护措施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行政区域内村庄的村容村貌管理与维护工作。
Title:Village Appearance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970-2021村容村貌管理与维护规范》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措施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以下从标准中的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解读。
一、总体要求
标准提出村容村貌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这表明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需要综合考虑当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习俗等因素,不能一刀切。例如,在绿化美化过程中要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种类,避免盲目引进外来物种造成生态问题。
二、环境卫生管理
1. 垃圾处理:规定生活垃圾应实行分类收集,并建立完善的收运体系。对于偏远地区可采用就地减量化处理方式如堆肥等。同时强调定期清理公共区域垃圾箱及周边环境,保持干净整洁。
2. 污水治理:提倡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或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系统来解决生活污水排放问题。此外还要求加强对养殖业废水排放监管力度,防止污染水源地。
三、基础设施维护
1. 道路养护:明确指出乡村道路应当及时修补破损路面、清除障碍物,并且做好日常保洁工作。特别是在雨季来临之前要做好排水沟渠疏通准备以减少积水现象发生。
2. 公共照明:建议安装节能型灯具并定时检查维修确保正常运行。同时也可以利用太阳能技术作为补充能源来源降低运营成本。
四、景观建设与保护
1. 绿化工程:鼓励种植乡土树种形成多层次植被结构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另外还需注意控制外来入侵物种数量防止破坏原有生物多样性。
2. 文物古迹修缮: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宅院、祠堂庙宇等建筑群落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加固,保留其独特风貌的同时也要满足现代使用需求。
五、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内;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力量共同推进实施;广泛发动村民参与进来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一部分重点条款解读,实际上它涵盖了更多细节方面的指导建议。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