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寒竹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培育、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寒竹的栽培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ld-resistant Bambo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4T 0239-2021寒竹栽培技术规程》是由西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寒竹栽培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寒竹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规范寒竹的栽培过程,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选址与整地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寒竹种植地的选择应考虑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因素。要求种植地坡度不宜大于25°,土壤以砂壤土或壤土为佳,pH值在5.5-7.5之间。整地时需深耕细作,清除杂草根系,施足基肥,确保土壤疏松透气。
二、种苗选择与处理
种苗应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分株苗或实生苗。种苗长度应在30cm以上,茎粗不低于0.8cm。种植前要对种苗进行修剪,去除枯叶和过长的根系,然后用生根粉溶液浸泡1小时后再行栽植。
三、栽植密度与方法
栽植密度一般为每亩1500-2000株,株行距保持在1.5m×1.5m左右。栽植时要掌握\"浅不露根深不积水\"的原则,将种苗放入穴中后覆土压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
四、田间管理
包括水分管理、施肥管理、中耕除草等。寒竹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溉。施肥要遵循\"勤施薄施\"的原则,每年追肥3-4次,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适量复合肥。同时要加强中耕除草工作,保持田间清洁。
五、病虫害防治
寒竹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煤污病等,虫害主要有竹蝗、竹蚜等。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检查竹林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六、采收与贮藏
寒竹的最佳采收期为栽植后的第2-3年,此时竹笋品质最佳。采收时要注意保护母竹,避免损伤。采收后的竹笋应及时处理,可直接上市销售或进行加工保存。对于不能立即使用的竹笋,应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防止霉变。
以上是《DB54T 0239-2021寒竹栽培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的内容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