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喜马拉雅紫茉莉人工种植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种植准备、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西藏地区喜马拉雅紫茉莉的人工种植与管理。
Title:Tibetan Himalayan Portulaca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喜马拉雅紫茉莉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其人工种植操作规程在DB54T 0236-2021中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解读。
首先,在选址与整地部分,标准指出种植区域应选择在海拔2000米至3000米之间的地带,要求土壤为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同时强调要进行深翻整地,并施足基肥,以确保植株生长所需的养分供给。
其次,关于种苗培育,标准建议采用无性繁殖方式,如扦插或分株。对于扦插繁殖,要求选取健壮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插穗,长度约为15厘米左右,插入土中的深度大约为10厘米。插后需保持土壤湿润并适当遮阴,促进生根发芽。
再者,在田间管理环节,标准提出了合理的灌溉和施肥策略。灌溉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加强水分供应;而施肥则需根据植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来调整氮磷钾的比例,通常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增加磷钾肥比例。
此外,病虫害防治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标准提倡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法。具体措施包括定期检查植株健康状况,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轮作倒茬,减少病原积累;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处理等。
最后,收获时间的选择也很关键。一般而言,当喜马拉雅紫茉莉花朵开放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采收。采收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植株不受损伤,并尽快将鲜品送至加工点进行后续处理。
以上是对DB54T 0236-2021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从事该作物种植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