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黄梅鱼面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原料要求、生产工艺、质量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黄梅鱼面。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Huangmei Fish Nood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黄梅鱼面》(DB42/T 1690-2021)是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规范黄梅鱼面这一特色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质量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标准适用于以长江流域黄梅段水域出产的新鲜鱼类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生产的地理标志产品黄梅鱼面。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多个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等。这些引用文件为黄梅鱼面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术语和定义
- 黄梅鱼面:以长江流域黄梅段水域出产的新鲜鱼类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淀粉、水及辅料,经去骨、制浆、成型、蒸煮、干燥等工序制成的产品。
- 地理标志产品:指产自特定地域,使用该地理名称,并依照特定生产方式所形成的产品,其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技术要求
# 原材料
1. 鱼类:应选用新鲜的草鱼、青鱼或鲢鱼,确保无病害、无污染。
2. 淀粉:应符合GB/T 8884的要求。
3. 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 感官指标
- 色泽:呈金黄色至浅棕色。
- 气味:具有浓郁的鱼香味,无异味。
- 组织状态:表面光滑,切面整齐,无裂纹。
- 滋味:口感细腻,富有弹性。
# 理化指标
- 蛋白质含量:≥12%
- 水分含量:≤14%
- 灰分含量:≤2%
# 卫生指标
应符合GB 2716的规定,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方面的限制。
生产加工过程
1. 原料处理:鱼类需经过清洗、去鳞、去内脏等预处理步骤。
2. 制浆:将处理好的鱼肉与淀粉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鱼浆。
3. 成型:将鱼浆通过模具挤压成所需形状。
4. 蒸煮:将成型后的鱼面放入蒸笼中蒸熟。
5. 干燥:采用自然晾晒或机械烘干的方式进行干燥处理。
检验方法
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时,应按照相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执行。例如,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可参照GB 5009.5,水分含量的测定可参照GB 5009.3。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 标志:产品外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信息等内容。
2. 包装:采用防潮、防虫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3. 运输:避免日晒雨淋,防止剧烈震动。
4. 贮存:应在通风干燥处存放,远离热源。
以上内容是对《地理标志产品 黄梅鱼面》(DB42/T 1690-2021)中部分内容的详细解读,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