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市水利信息编码的总体框架、编码原则、编码方法和应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各类信息的编码与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on Co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8/T 131—2021《水利信息编码规范》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水利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文件。该标准主要规定了水利领域各类信息的编码规则,旨在实现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
以下是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编码原则
- 统一性:要求在全区范围内采用统一的编码体系,避免因地区差异导致的信息孤岛现象。
- 扩展性:设计时需考虑未来可能新增的数据类型或项目,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
- 兼容性:确保新旧系统之间的平滑过渡,保持与现有数据库的良好兼容。
2. 编码结构
- 编码由固定长度的字符组成,分为层次码和顺序码两部分。
- 层次码用于标识信息所属的大类及子类,顺序码则用来区分具体实例。
- 示例:某水库编码为“01-001”,其中“01”代表大类,“001”表示该类别下的第一个实例。
3. 编码方法
- 对于自然地理实体如河流、湖泊等,采用基于地理位置坐标的方法生成唯一编码。
- 工程设施类信息,则结合工程名称首字母缩写与建设年份构建编码。
- 数据项编码遵循逐级细化的原则,从宏观到微观逐步展开。
4. 编码维护
- 建立专门机构负责编码的日常管理和更新工作。
- 定期审查编码库,及时删除废弃编码并添加新出现的信息种类。
- 开发配套软件工具辅助编码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严格执行本规范,可以有效促进内蒙古自治区水利行业的信息化进程,为水资源合理调配、防洪减灾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