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市水利信息传输与交换的基本要求、数据格式、传输协议及安全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水利行业的信息传输与交换相关的设计、开发和管理活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Water Conservanc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Exchang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8/T 132—2021《水利信息传输与交换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标准。该标准对保障区域水资源管理、防洪抗旱、水环境监测等领域的数据传输与交换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款出发,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水利信息”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相关的信息集合。这一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基础框架,确保了整个标准体系的统一性。
其次,在数据传输要求章节中,标准规定了传输网络应具备高可靠性、实时性和安全性。具体而言,要求传输延迟不超过5秒,误码率低于10^-6,并且必须采用加密措施来保护数据安全。这些硬性指标旨在满足复杂多变的水利应用场景需求。
再者,关于信息交换格式,标准推荐使用XML作为主要的数据表示形式。同时指出,所有交换的数据应当遵循ISO 19100系列地理信息标准以及GB/T 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中的相关规定。这种跨领域的兼容性设计有利于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互联互通。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验证机制。例如,对于时间序列数据,需检查其连续性和合理性;对于空间位置数据,则需要校验坐标系是否正确等。这些细节处理有助于提高数据可用性和准确性。
最后,附录部分给出了若干典型的应用案例分析,包括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流程、河流水质监测站网的数据采集与上报过程等。通过这些实例展示,不仅便于理解抽象的技术规范,也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可参考的模板。
综上所述,《水利信息传输与交换规范》是一部兼具理论严谨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地方性技术文件,它对于推动内蒙古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智慧水利的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