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赣派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基本原则、保护措施、利用方式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赣派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an-style Traditional Villag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赣派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指南》(DB36/T 1380-2021)是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赣派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传统村落认定标准
该标准明确规定了赣派传统村落的认定条件,包括历史沿革、建筑风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要求。例如,要求村落至少有50年以上的历史,并且保留一定数量的传统建筑。这些规定旨在确保被认定的村落具有足够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代表性,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二、保护范围划定
标准中对保护范围进行了详细划分,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三个层次。核心保护区是村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应严格限制任何可能破坏原有风貌的活动;建设控制区内允许适度开发,但需遵循特定的设计规范;环境协调区则注重整体景观协调。这种分级保护机制能够有效平衡发展需求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
三、传统建筑修缮原则
关于传统建筑的修缮,《指南》提出了“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强调在修复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原有结构、材料及工艺特色。同时指出,在必要时可以采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修复工作,但不得改变原有建筑风格。此外还特别提到对于濒危建筑应及时采取抢救性措施以防止进一步损坏。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除了物质文化遗产外,《指南》也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它建议通过设立博物馆、举办文化节庆等方式来展示当地特有的民俗风情以及手工艺品制作技艺等非物质内容,并鼓励年轻人参与其中从而实现文化的代际传承。
以上仅是对部分重要内容进行了概述性说明,实际上整个文件涵盖了从规划编制到具体实施操作等多个方面的指导性意见。希望通过对这些重点条文的理解能够帮助相关单位更好地开展赣派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