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下水循环井水力环流模拟与水动力调控参数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技术要求及验证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工程中涉及地下水循环井的设计、优化与评估。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Hydraulic Circulation Simulation and Hydrodynamic Regulati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Design of Groundwater Circulation Well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下水循环井水力环流模拟与水动力调控参数优化设计技术指南》(TCSER 002-2024)是近年来在地下水污染防治和修复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水力环流技术的适用范围、模拟精度以及参数优化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本文将围绕“新增的‘水力环流系统设计中的流量平衡校核’这一条文”展开讨论,详细解读其应用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水力环流系统的设计需要确保地下水流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以达到预期的修复效果。新版标准特别强调了流量平衡校核的重要性,即通过计算进水管线与出水管线的流量差值,判断整个系统的运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存在较大的流量偏差,则可能意味着管道堵塞、设备故障或者地层渗透性异常等问题。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确定设计流量:根据目标区域的污染程度及修复周期,由专业人员计算出所需的最大设计流量。
2. 安装流量计:在进水管线和出水管线上分别安装高精度的电磁流量计或其他类型的流量测量装置。
3. 数据采集:连续监测一段时间内的实时流量数据,并记录下来。
4. 计算流量差:利用公式△Q=|Qi-Qo|计算流量差值,其中Qi代表进水流量,Qo表示出水流量。
5. 分析结果:当流量差超过允许范围时,应立即检查各环节是否存在泄漏点或阻塞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此条文的应用对于保障水力环流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能够避免因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成本浪费和技术风险。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确保最终达到最佳的环境效益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