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花兜兰非共生萌发繁育的技术要求,包括材料准备、培养基配方、无菌操作、培养条件及移栽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白花兜兰的非共生萌发繁育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 Germin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Paphiopedilum concolor without Symbio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222-2020白花兜兰非共生萌发繁育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白花兜兰繁育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3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指出非共生萌发是指不依赖外源营养物质的萌发方式,这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4环境条件”中规定了培养室温度应保持在25℃±2℃,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之间,光照强度维持在1500-2500lx。这些参数确保了白花兜兰种子萌发的最佳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种子的正常发育。
“5.1材料准备”强调使用无菌的培养基质以及经过消毒处理的种子。培养基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苗的生长质量,而种子的无菌处理则是防止污染的关键步骤。
“5.2接种”要求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培养基表面,并轻轻按压使其与培养基充分接触。这一过程需要细致操作以保证每个种子都能获得适宜的生长空间。
“6管理措施”提到定期检查培养瓶内的情况,包括观察幼苗长势、及时去除病弱植株等。同时指出每隔30天需更换一次培养基,以满足植物持续生长的需求。
以上内容体现了该标准对白花兜兰非共生萌发繁育全过程的技术要求,对于促进白花兜兰种群恢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