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粉葛鲜薯贮藏的术语和定义、贮藏前准备、贮藏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出库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粉葛鲜薯的贮藏。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orage of Fresh Pueraria lobata Tub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220-2020《粉葛鲜薯贮藏技术规程》是一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粉葛鲜薯的贮藏过程,确保其品质和安全性。以下将从标准中挑选出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贮藏环境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粉葛鲜薯的贮藏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0℃至1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5%到90%范围内。这一条件的选择基于粉葛鲜薯生物学特性和防止腐烂的需求。适宜的温度可以减缓呼吸作用,降低营养物质消耗;而适当的湿度则能避免干缩现象发生,同时抑制微生物活动。
入库前处理
入库前必须对粉葛鲜薯进行严格的挑选与清洗。只有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侵染且表皮完整的块茎才能被允许进入贮藏库。清洗步骤需使用清洁水源,并可适当添加杀菌剂以减少后续储藏期间病原菌滋生的可能性。此外,还强调了晾晒的重要性,目的是去除表面水分,进一步降低霉变风险。
堆放方式
为了保证空气流通并均匀散热,粉葛鲜薯应当采用单层或多层交错排列的方式堆放。每层之间的间距不得少于10厘米,整个堆垛的高度不宜超过2米。这种布局不仅有助于维持稳定的内部温湿度水平,而且便于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库存状况。
定期检查
每隔7至10天需要对库存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外观变化(如颜色、形状)、重量损失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异常气味等。一旦发现有变质迹象应及时移除受影响的产品,防止影响其他健康产品。
出库管理
当准备出库时,首先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出货顺序,优先选择存放时间较长但仍然符合质量标准的商品。另外,在搬运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造成新的物理伤害。最后,在包装环节也需要注意密封性良好,防止外界因素再次污染产品。
以上就是关于DB45/T 2220-2020《粉葛鲜薯贮藏技术规程》中几个核心内容的具体说明。遵循这些规定能够有效提高粉葛鲜薯在整个存储周期内的保存效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