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仫佬族服饰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仫佬族传统服饰的制作、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
Title:Miaozu Costume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6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215-2020《仫佬族服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针对仫佬族传统服饰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仫佬族服饰的基本要求、分类、制作工艺、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等。适用于仫佬族服饰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检验。
2. 术语和定义:标准明确了“仫佬族服饰”是指仫佬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穿着的传统服装,包括上衣、下装、头饰等部分。强调了服饰的文化传承意义。
3. 基本要求:要求服饰应体现仫佬族文化特色,保持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结合。同时,材料的选择需注重环保性和舒适性,确保对人体无害。
4. 分类:根据用途分为日常装、节日装和婚礼装三大类。每种类别都有其特定的设计风格和装饰元素,如节日装通常色彩鲜艳,装饰繁复。
5. 制作工艺:详细描述了缝制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包括面料裁剪、缝合、刺绣等工艺。特别指出刺绣图案应具有民族特色,且针脚均匀细致。
6. 质量要求:对服饰的整体外观、尺寸偏差、色牢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指标。例如,色牢度不得低于四级,以保证洗涤后不褪色。
7. 检验方法:提供了详细的检验流程,包括目测检查、测量工具使用以及专业仪器检测等内容。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能达到标准要求。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在产品上标注仫佬族文化标识,并采用适当的包装方式保护产品。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晒,储存时要保持干燥通风环境。
通过以上条文解读可以看出,《仫佬族服饰》标准不仅规范了服饰制作的技术细节,还强调了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