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菘蓝栽培的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菘蓝的规范化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satis indigotica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182—2021 菘蓝栽培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菘蓝栽培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规程要求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合的品种。例如,在干旱地区可选择耐旱型品种,在多雨地区则需选择排水良好的品种。
二、整地与施肥
整地时要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透气。基肥施用量为每公顷30000至45000公斤有机肥,并配合使用适量磷钾肥。追肥应在植株生长旺盛期进行,以促进叶片发育。
三、播种育苗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方法有温水浸泡或药剂拌种。播种深度一般为1-2厘米,行距保持在30-40厘米之间。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全苗率。
四、田间管理
定苗后要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及时除草松土,防止杂草争夺养分。遇到病虫害发生时,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手段。
五、采收加工
当菘蓝叶片长至一定大小且颜色鲜绿时即可采收。采收后要立即清洗干净并晾晒至适当干度再入库保存。整个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卫生,避免二次污染。
以上就是对《DB15/T 2182—2021 菘蓝栽培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