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疟疾疫点处置的原则、流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及相关单位在疟疾疫点处置中的工作。
Title:Malaria Foci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257-2020《疟疾疫点处置规范》是由上海市发布的关于疟疾疫点处理的技术标准。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疟疾病例发生后的疫点处置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确保在特定地理区域内执行统一的处置流程。
2. 术语和定义:
- 疫点:指疟疾病例发生的区域及其可能影响的范围。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界定需要采取措施的具体地点。
- 密切接触者:与疟疾病例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人群。明确此定义对于后续的追踪和管理至关重要。
3. 疫情报告:
- 在发现疟疾病例后,应在24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这一时间限制强调了及时响应的重要性,以便迅速启动防控机制。
4. 流行病学调查:
- 调查内容包括病例基本信息、发病过程、旅行史等。通过详细的调查可以追溯传染源并评估传播风险,这是制定有效控制策略的基础。
5. 媒介控制:
- 对于蚊媒密度较高的地区,应采取物理防制和化学防制相结合的方法。例如使用蚊帐、驱蚊剂以及喷洒杀虫剂等手段来降低蚊虫数量,减少传播机会。
6. 健康教育:
- 向公众普及疟疾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增强居民对疟疾的认识,促进其配合防控工作。
7. 后续监测:
- 在完成初步处置后,还需持续监控疫区状况至少一个月。如果在此期间未再出现新发病例,则可宣布解除警戒状态。此举旨在防止疫情复发,并为未来类似事件积累经验。
以上几点仅是整个标准中的部分内容,但它们涵盖了从初始反应到长期管理的主要环节,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有效遏制疟疾扩散,还能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