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辽宁省建筑工程中建筑信息模型(BIM)在施工图阶段的数据交付要求、模型精细度、信息内容及格式。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建筑工程施工图阶段的BIM应用与数据交付。
Title:Liaoning Province Construction Draw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Data Delivery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P44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辽宁省施工图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数据标准》(DB21/T 3408—2021)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标准,为辽宁省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数据模型要求
该标准明确指出,BIM模型应采用国际通用的数据格式,如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以确保不同软件之间的兼容性与互操作性。同时,对于模型的几何精度、拓扑关系以及属性定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了模型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还能有效减少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错误和返工现象。
模型分层与命名规则
在模型分层方面,标准建议按照功能区域或专业类别对模型进行合理划分,并给出了相应的命名规范。例如,结构工程部分可以细分为基础、主体结构等子系统;机电设备则可进一步划分为给排水、电气照明等多个模块。这种细致的分类方法能够使各参与方更方便地定位所需信息,同时也便于后期维护管理。
信息交换流程
为了保证项目各阶段间的信息传递顺畅无阻,标准还特别规定了从方案设计到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信息交换流程。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单位向业主提交初步设计方案时需包含哪些关键参数;施工单位接收图纸后如何验证其正确性;监理方怎样监督整个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等内容。这些流程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力求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安全保障措施
鉴于建筑行业涉及大量敏感数据,在使用BIM技术时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为此,本标准提出了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实施权限管理等一系列安全策略。比如要求所有接入系统的终端设备均需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定期更新补丁程序;对于重要文件应采取加密存储方式防止泄露;此外还需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来追踪任何未经授权的操作记录。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解读可以看出,《辽宁省施工图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数据标准》不仅涵盖了BIM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而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这对于推动全省范围内BIM技术普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