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龙虾稻田养殖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控、收获与运输等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采用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进行小龙虾养殖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in Rice Field Aquaculture of Lobsters (Procambarus clarki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10T 40-2021 小龙虾稻田养殖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是湖北省荆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小龙虾稻田养殖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养殖环境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稻田应选择在无污染源、远离工业区和城市生活区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6.5至7.5之间,且需具备良好的保水性能。水源必须清洁,不得含有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这一要求确保了小龙虾生长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因环境污染导致的质量问题。
2. 苗种选择与放养
苗种的选择至关重要。标准建议选用健康、活力强、规格整齐的苗种,并要求苗种来源清晰,有检疫合格证明。放养密度应根据稻田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一般每亩放养量为8000至10000尾。此外,放养前应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3. 饲料管理
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小龙虾的品质。标准强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配合饲料,同时鼓励添加适量的植物蛋白和维生素,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投喂要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确保小龙虾摄食均衡,促进健康成长。
4. 疾病防控
疾病防控是保证小龙虾健康养殖的关键环节。标准要求定期对稻田进行水质监测,保持适宜的水温(20℃-30℃)和溶氧量(≥5mg/L)。一旦发现病害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水质、使用生物制剂等,避免使用化学药物,以防残留影响产品质量。
5. 收获与运输
收获时应选择晴天进行,避免雨天操作,以免影响小龙虾的新鲜度。运输过程中要保持低温,防止高温导致死亡率上升。运输工具需清洁卫生,避免二次污染。标准还建议采用活体运输方式,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4210T 40-2021》标准从环境、苗种、饲料、疾病防控到收获运输等多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定,为小龙虾稻田养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