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蓝靛果水肥一体化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技术、水肥一体化系统建设、施肥灌溉制度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蓝靛果的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in Blue Honeysuckle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880—2021蓝靛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蓝靛果水肥一体化栽培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蓝靛果水肥一体化栽培。这意味着在黑龙江省范围内,从事蓝靛果种植的企业、合作社和个人都应当遵循此标准开展相关工作。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部分对“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系统”等专业术语进行了界定。例如,“水肥一体化”是指将肥料溶解于水中并通过灌溉系统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的一种高效施肥方式。这一定义帮助从业者准确理解技术概念,确保实践中的操作符合科学原理。
再者,在“环境条件”章节强调了适宜蓝靛果生长的气候条件。标准要求年平均气温应在5℃以上,无霜期不少于120天,并且土壤pH值保持在5.5-7.0之间。这些指标为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提供了依据。
对于“栽培管理”,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如建议采用垄作方式种植,行距保持在1.5米左右,株距约为0.5米。同时要求根据蓝靛果不同生长期的需求合理安排灌溉计划,特别是在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要增加水量供给。
关于“水肥一体化系统构建”,标准详细规定了系统的组成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及田间灌水器等部分。并且指出首部枢纽应配备过滤装置以防止杂质堵塞管道,还应设置计量仪表以便监测用水量和施肥量。
最后,“运行与维护”部分提醒使用者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及时清理过滤器并记录每次施肥情况。此外,还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修,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DB23/T 2880—2021蓝靛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从多个方面规范了蓝靛果的栽培过程,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也促进了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