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果玫瑰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苗期管理、出圃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大果玫瑰的育苗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Rosa rugosa var. typic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877—2021大果玫瑰育苗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大果玫瑰育苗的技术规范。以下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中提到“种子采集应在果实充分成熟后进行”。这意味着在选择种子时,必须确保果实已经完全成熟,这不仅保证了种子的发芽率,还为后续的育苗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熟的果实其内部种子发育完善,营养物质积累充足,能够提高幼苗成活率。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这一规定至关重要。通过消毒可以有效防止病原菌的传播,减少育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害问题。通常采用的是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或者福尔马林熏蒸等方法来进行消毒,这些方法既能杀灭表面附着的病菌又能避免对种子造成伤害。
另外,“基质准备应选用疏松透气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混合物”也是关键环节之一。适宜的基质能够促进根系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一般建议使用腐殖土、珍珠岩以及河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基质,这样的基质既保证了良好的排水性又具备足够的肥力。
最后,“苗期管理要注重温度与湿度控制”同样不可忽视。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有助于加快幼苗生长速度并增强抗逆能力。通常情况下白天保持在20-25摄氏度之间,夜间不低于15摄氏度,并且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于积水。
以上内容是对《DB23/T 2877—2021大果玫瑰育苗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条文的具体分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