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抗日粮配制技术的基本要求、配方设计原则、原料选择、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无抗日粮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和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Formulation of Antibiotic-free Feed - Part 1: Poul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671.1-2021 无抗日粮配制技术规范 第1部分:家禽》是一项湖北省地方标准,为无抗家禽饲料的科学配制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将从标准中挑选出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析。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无抗日粮是指在饲料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抗生素、化学合成抗菌药物以及中药类抗菌物质的产品。这意味着饲料配方需要通过优化营养成分和使用功能性添加剂来达到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免疫力的效果。例如,在蛋白质水平上,蛋鸡产蛋期粗蛋白含量应不低于15%,肉仔鸡育肥期则需保持在18%-20%之间。此外,钙磷比例对于蛋鸡尤为重要,建议维持在3:1至4:1范围内以确保蛋壳质量。
其次,关于能量供给,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其添加量通常占总干物质的50%-70%。同时,油脂的合理运用也被强调,它不仅能够提供额外的能量,还能改善饲料适口性并增强免疫功能。具体来说,油脂可来源于植物油或动物脂肪,并且推荐用量一般控制在3%-5%左右。
再者,维生素与矿物质是无抗日粮不可或缺的部分。标准特别提到维生素A、D3、E等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性,它们有助于维护家禽健康状态及生理机能正常运作。而对于微量元素如锌、铁、硒等,则可以通过添加天然矿物盐或者螯合物形式来满足需求,从而避免过量摄入可能带来的毒性问题。
另外,功能性添加剂的应用也是该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益生菌、酶制剂、酸化剂等被广泛应用于无抗日粮中,旨在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提高养分消化吸收效率以及降低有害菌数量。比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可以帮助建立健康的肠道环境;而植酸酶则能有效分解植酸磷,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升磷利用率。
最后,还需注意的是原料的选择与处理方式对最终产品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优质的原料应当具备良好的新鲜度、稳定的品质以及较低的霉菌毒素水平。因此,在采购环节必须严格把关,并采取适当的储存措施防止变质。此外,粉碎粒度也会影响饲料的混合均匀性和消化性能,通常情况下,粉料的平均直径应控制在1.0mm以下。
综上所述,《DB42/T 1671.1-2021》为我们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无抗日粮配制指南。通过遵循这些规范,不仅可以实现家禽养殖过程中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保障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