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野桂花蜜花期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蜂群管理、花期调控、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野桂花蜜的花期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ild Osmanthus Honey Production during Flowering Peri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野桂花蜜作为一种优质蜂蜜,其生产过程对环境和工艺要求较高。《DB42/T 1663-2021 野桂花蜜花期生产技术规范》是湖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野桂花蜜的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以下从该标准中挑选出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环境条件”部分规定了蜜源植物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条件。标准指出野桂花树适宜在海拔500米至1200米之间生长,土壤pH值应在5.5至7.0范围内,且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排水系统。这一规定确保了蜜源植物能够健康生长,从而为蜜蜂提供优质的采蜜资源。
其次,“蜂群管理”章节强调了合理安排蜂群数量的重要性。标准建议每公顷蜜源植物配置不少于8箱蜜蜂,并且要定期检查蜂群状况,包括检查蜂王状态、清理巢脾以及防治病虫害等。通过科学管理蜂群,可以有效提升蜂蜜产量和质量。
再者,“采收与加工”部分明确了采蜜的最佳时间及方法。根据标准,野桂花蜜的最佳采收时间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此时花朵盛开,蜜源丰富。同时要求采用无污染工具进行采蜜,并及时将采集到的新鲜蜂蜜送至加工厂,在低温下快速脱水浓缩以保持其天然风味。
最后,“质量控制”条款提出了检测指标要求。成品野桂花蜜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20%,蔗糖含量不得超过5%,并且不得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物质或改性剂。这些严格的质控措施保证了消费者能够享用到纯正自然的野桂花蜜产品。
以上就是对《DB42/T 1663-2021 野桂花蜜花期生产技术规范》中几个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遵循这些技术规范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促进当地养蜂业健康发展,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