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报告编制的基本原则、内容要求、技术方法和成果形式。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各类建设项目涉及的文物影响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
Title:Hubei Province Construction Project Cultural Relics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Compilation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湖北省地方标准《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报告编制规范》(DB42/T 1655-2021)是指导建设项目在规划与实施阶段对文物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的重要技术文件。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各类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工作。明确指出无论项目规模大小,只要涉及文物保护单位或潜在文物埋藏区都需遵循此规范开展评估。
二、术语和定义
1. 文物影响评估:指通过调查分析项目建设活动对周边文物本体及其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保护措施的过程。
2. 核心保护区:指以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心划定的一定范围内,要求严格控制任何可能改变原有风貌的行为。
3. 建设控制地带:位于核心保护区外围,允许适度开发但需符合特定高度、体量等限制条件的区域。
三、基本要求
1. 在编制评估报告前,应先收集详实的基础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物登记信息、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周边历史人文背景等内容。
2. 必须采用实地踏勘的方式核实文物现状,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3. 对于存在争议的情况,应当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参与论证并形成书面意见。
四、主要内容
1. 文物概况描述:详细记录受评估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名称、级别、年代、结构形式等基本信息。
2. 影响因素识别:全面梳理可能导致文物受损的因素,例如施工振动、大气污染、光辐射等。
3. 风险预测与评价:基于上述分析结果,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等级,并给出量化指标。
4. 应急预案制定:针对高风险情形提前设计应对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人员疏散路线、物资储备清单等。
5. 管理措施建议:从制度层面提出加强监管力度的具体办法,比如建立定期巡查机制、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等。
五、成果提交
最终形成的文物影响评估报告应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1. 封面及目录;
2. 编制依据;
3. 工程概况;
4. 调查方法;
5. 主要结论;
6. 图表附件;
7. 参考文献。
六、附录部分
提供了常用表格模板供使用者参考,涵盖现场勘查记录表、影像资料汇总表等多个实用工具。
以上是对DB42/T 1655-2021中一些核心条款较为详细的解读,希望可以为实际操作提供帮助。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