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深圳市创新示范基地的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各类创新示范基地的评价与管理工作。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B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_T 138-2021 深圳市标准创新示范基地评价规范》是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旨在指导和推动深圳市各行业开展标准化工作,促进科技创新与标准化深度融合。以下从该标准的关键内容出发,对部分核心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总则部分
标准明确指出,评价规范适用于深圳市内从事标准研制、实施推广及应用创新的各类组织。其目的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引导企业加强标准化意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同时强调了评价活动应遵循客观公正原则,并要求参评单位需具备良好的诚信记录。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由基础条件、创新能力、示范效应三大维度构成。其中:
1. 基础条件包括组织架构完善程度、人员配备情况以及资金保障水平等;
2. 创新能力涵盖技术创新成果数量、专利持有量及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频次等方面;
3. 示范效应则涉及标准在行业内推广应用范围、社会影响力大小等内容。
每个维度下设若干具体评价因子,如技术领先性、市场占有率等,每项因子均赋予相应分值权重。
三、评分规则详解
评分采用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对于每一项评价因子,根据实际情况给予0至满分之间的实际得分。最终总成绩=∑(单项得分×权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关键领域达到特定要求时可获得额外加分,例如获得国家级奖项或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等情况。
四、结果应用建议
基于评价结果,可以将参评单位划分为不同等级,如优秀、良好、合格等,并据此采取差异化的激励措施。例如,被评为优秀的单位可以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支持或者优先推荐参加更高层次荣誉评选;而对于表现欠佳者,则需限期整改直至达标为止。
五、附录中的补充说明
附录部分提供了详细的评价细则表,列出了所有可能涉及到的具体评价项目及其对应的标准要求。此外还给出了部分典型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正确运用本规范来进行自我评估。
综上所述,《DB4403_T 138-2021》不仅为深圳市内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化建设指南,同时也促进了全市范围内标准化工作的整体进步与发展。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积极实践这一规范,共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