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黄湖大闸蟹的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黄湖大闸蟹。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Huanghu Crab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865-2021《地理标志产品 黄湖大闸蟹》是一项安徽省的地方标准,旨在保护和规范黄湖大闸蟹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加工及质量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产地环境与水域条件
标准明确规定了黄湖大闸蟹的养殖区域必须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黄麓镇周边的湖泊水域。这些水域需要满足特定的水质标准,包括pH值在7.0至8.5之间,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以及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等污染物指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苗种选择与放养密度
苗种的选择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标准要求使用健康、无病害的中华绒螯蟹作为苗种,并且苗种规格应达到一定标准。放养密度方面,每亩水面建议放养约800至1000只幼蟹,以确保个体生长空间充足,避免因密度过高导致的竞争压力影响品质。
饲料投喂
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黄湖大闸蟹的成长状况及其最终风味。标准指出,饲料应当以天然饵料为主,如小鱼、螺蛳等,辅以适量的人工配合饲料。同时强调不得添加任何违禁药物或激素类物质,以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养殖管理
养殖过程中需严格执行轮捕轮放制度,定期检查水体质量和底质状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此外,还特别提到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害发生,比如定期消毒池塘、合理控制水位变化等。
收获与包装
收获季节通常为每年秋季,当雄蟹达到150克以上、雌蟹达到120克以上时即可捕捞上市。包装上则要求采用统一标识的专用箱盒,并注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等内容,便于消费者识别真伪。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地理标志产品 黄湖大闸蟹》不仅对黄湖大闸蟹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进行了严格规定,而且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与生态保护理念相结合的特点。这对于提升黄湖大闸蟹的品牌价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