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刺槐与芍药复合经营的技术要求,包括立地条件、造林技术、芍药栽培管理、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刺槐与芍药的复合经营模式。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phora-Judas Tree Composite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刺槐芍药复合经营技术规程(DB34/T 3848-2021)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刺槐与芍药的复合经营模式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种植密度
标准规定刺槐的株行距应为2米×3米,芍药的种植密度为每亩约1500株。这样的布局既能保证刺槐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二、抚育管理
在抚育管理方面,标准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三次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同时,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时追肥,通常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对于刺槐和芍药的修剪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刺槐在休眠期剪去枯枝病枝,芍药则需摘除过多花蕾以集中养分供应剩余花朵。
三、病虫害防治
针对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标准建议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例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蚜虫数量,使用波尔多液预防锈病等真菌性病害。此外还强调了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采收加工
关于采收时间,刺槐一般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采伐,而芍药则应在开花后的7-10天内采挖根部。采收后的处理也很重要,刺槐木材需要及时晾干防止腐朽,芍药根则需清洗干净并切片晒干保存。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核心部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实现刺槐与芍药的高效复合经营,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