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装配式建筑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装配式建筑的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830-2021《装配式建筑评价技术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于2021年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对装配式建筑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分规则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下将重点解读几个关键条款:
首先,在术语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指出装配式建筑是指预制构件通过可靠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建筑。预制构件的装配率需达到一定比例才能称为装配式建筑。
其次,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标准设置了基础指标和加分指标两大类。基础指标包括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四个分项,每项都有具体的评分细则。例如,主体结构分项主要考察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应用情况,要求预制率不低于40%。
再者,关于评价方法,标准规定了现场核查与资料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每个分项,应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设计图纸、施工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评价结果采用百分制计分,总得分在60分以上即可评定为装配式建筑。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全生命周期理念,鼓励在建筑全过程中采用绿色建材和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
最后,在评价流程方面,标准要求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评价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合格者可获得装配式建筑认证标识。
以上是对DB34/T 3830-2021《装配式建筑评价技术规范》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对从事装配式建筑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