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辣椒生产过程中节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施肥原则、施肥量与施肥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设施辣椒种植中的科学施肥与肥料高效利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ertilizer Saving in Greenhouse Pepper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设施辣椒节肥技术规程》(DB34/T 3789-2021)是安徽省发布的关于设施辣椒生产中肥料管理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肥料选择:标准明确指出,应优先选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同时限制使用化学氮肥和磷肥。这主要是为了减少化肥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生态平衡。
2. 施肥量控制:根据辣椒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制定了详细的施肥量指导。例如,在幼苗期每亩施用有机肥约1500公斤;开花结果期则需增加钾肥用量至每亩20公斤左右。这种精细化管理有助于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3. 施肥方法:提倡采用滴灌施肥技术,确保养分均匀分布于根系周围。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还能有效防止因表层施肥造成的水分浪费及病害发生几率。
4. 检测与调整:要求定期监测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并据此调整后续施肥计划。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作物健康生长。
5. 环境保护措施:强调在施用任何肥料之前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如设置防渗漏设施防止肥料渗入地下水系统;同时鼓励建立农田废弃物回收机制,将废弃包装物集中处理以减轻环境压力。
以上内容反映了《设施辣椒节肥技术规程》的核心理念——即通过优化肥料使用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遵循这些原则不仅能够提升辣椒品质,还对推动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