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与质量验收。
Title: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Acceptance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s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030-20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和质量验收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基本规定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这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确保所有相关工程都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
2. 基本要求
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过审批。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预制构件生产与运输
3. 预制构件制作
预制构件应在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生产,生产过程需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及成品检验。特别是对于钢筋连接件和预埋件的制作,必须保证其尺寸精度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4. 运输与堆放
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如使用专用运输车辆并固定牢固。堆放时需选择平整坚实的场地,且按类型分层堆放,避免因重力作用导致变形。
施工安装
5. 吊装作业
吊装作业前应对起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吊装过程中要保持构件平稳上升或下降,避免碰撞其他结构物。
6. 节点连接
对于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位,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套筒灌浆连接、焊接等),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试验验证,确保连接强度达到设计标准。
质量验收
7. 验收程序
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需提交完整的竣工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施工记录、检测报告等。监理单位负责组织各方共同参与验收工作,确保每一道工序均达到合格标准。
8. 检验方法
在质量验收环节,可采用目测法、测量法等多种手段对构件外观、尺寸偏差等情况进行检查。必要时还需借助专业仪器设备进行更精确的测试。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不仅涵盖了从预制构件生产到最终交付使用的全过程管理,还特别强调了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对于保障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