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模型细度的要求、分类及应用。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和交付阶段的BIM模型应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Level of Detail in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Model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845-2021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模型细度标准》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模型细度进行了规范。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5.1.1条指出:“模型细度应根据工程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维阶段的不同需求确定。”这一条规定明确了模型细度的适用范围,强调了模型细度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具体需求来设定,确保模型在不同阶段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5.2.3条提到:“模型构件应包含几何信息、材料信息、荷载信息及连接方式等必要信息。”这表明在构建模型时,不仅需要关注构件的几何形状,还需要考虑其材质、所承受的荷载以及与其他构件的连接方式等多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7.1.2条规定:“施工阶段模型应包括深化设计模型、加工模型、安装模型等。”这意味着在施工过程中,模型应当涵盖从深化设计到最终安装的所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和重点,因此需要分别建立相应的模型以满足实际操作的需求。
9.1.1条要求:“模型数据交换应遵循统一的数据格式和编码规则。”统一的数据格式和编码规则可以避免因数据不兼容而导致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以上是对《DB11/T 1845-2021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模型细度标准》中部分内容的解读,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