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既有工业建筑民用化绿色改造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既有工业建筑进行民用化绿色改造的评价。
Title: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Existing Industrial Buildings for Civilian Use in Beijing DB11/T 1844-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844-2021《既有工业建筑民用化绿色改造评价标准》是一项专门针对工业建筑改造为适合民用需求的绿色建筑的标准。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绿色改造”、“工业建筑民用化”等核心概念,这些定义为后续评价提供了基础框架。例如,“绿色改造”是指在不改变原有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建筑节能、环保性能的过程。
基本规定
标准要求改造项目需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确保改造后的建筑满足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强调了改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原建筑的特点与现状,避免不必要的拆除重建。
改造设计
此部分详细规定了在改造设计阶段需要关注的关键点。包括但不限于:
- 功能布局优化:合理规划空间布局以适应新的使用需求。
- 能源系统升级: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如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等。
- 材料选择:优先选用可再生资源或回收利用材料,并注重材料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施工管理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也做了具体说明,比如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噪音污染治理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此外还提到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运营维护
标准指出,在建筑物投入使用后仍需持续关注其环境影响。这包括定期检查维护设施设备,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实施有效的能源管理和水资源节约策略;建立完善的用户反馈机制来不断改进服务品质。
综合评分体系
最后部分构建了一个综合评分体系用于评估整个改造项目的绩效表现。该体系涵盖了上述各个方面,并设置了相应的权重比例,以便客观公正地衡量改造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以上是对DB11/T 1844-2021《既有工业建筑民用化绿色改造评价标准》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