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绒山羊双羔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繁殖技术、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及记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绒山羊双羔生产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win Lamb Production in Cashmere Goa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123—2021《绒山羊双羔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提高绒山羊繁殖效率。以下为规程中的关键内容及其解读:
规程指出,选择健康的母羊作为核心群的基础母羊,要求其年龄在2至6岁之间,体重不低于30公斤,并且具备良好的繁殖记录。这表明只有健康状况良好、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母羊才能被选作种羊,以确保后代的质量。
对于配种前的准备,规程强调要对公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具体做法包括使用促排卵药物和同期发情激素等方法。这样做可以有效提高受胎率,增加产羔数。同时,还应加强营养供给,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达到14%以上,粗纤维不超过18%,并且每日提供足够的青绿多汁饲料和清洁饮水。
关于妊娠期管理,规程建议从怀孕第90天起逐步增加精料比例,至分娩前达到日粮干物质的50%左右。此外,还需定期监测胎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分娩期间要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准备好消毒工具和接生用品,以便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规程还特别提到,羔羊出生后应立即清理口鼻内的黏液,让其尽快吸食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能够增强羔羊免疫力。另外,在羔羊成长过程中要注意补铁补硒,预防贫血和白肌病的发生。
总之,《绒山羊双羔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系统化的养殖指导,有助于提升绒山羊产业的整体水平。只要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就能实现高产高效的养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