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兴安岭岭东温凉区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评价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岭东温凉区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的评价与筛选。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Mechanical Grain Harvesting Corn Varieties in the Cool Area of Lingdong, Daxing'anl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115—2021大兴安岭岭东温凉区机械粒收玉米品种评价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针对特定生态区域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该地区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的选育、推广及评价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4.1 品种来源与遗传背景
本标准强调了品种来源的重要性,要求参评品种必须具有明确的遗传背景,包括但不限于亲本信息、杂交方式等。这不仅有助于追踪品种的育种历程,还能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明确了参评品种需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这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4.2 生物学特性
在生物学特性方面,标准提出了对株高、穗位高度、叶片数、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穗重等具体指标的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测定方法。例如,株高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利于机械化操作;穗位高度则直接影响收获效率,过低可能导致机械损伤。这些细节体现了标准制定者对于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视。
4.3 抗病虫害能力
针对大兴安岭岭东温凉区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标准特别指出了对大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以及玉米螟等主要病虫害的抗性评价标准。通过设立严格的检测程序,确保所选品种能够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有效抵御病虫害侵袭,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4.4 产量表现
产量是衡量一个玉米品种优劣的核心指标之一。本标准不仅关注总产量,还注重分析不同生育阶段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等时期的株型变化及其与最终产量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求记录各试验点的气候条件,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品种的实际生产潜力。
4.5 机械粒收适应性
鉴于机械粒收已成为现代玉米生产的重要趋势,标准专门设置了关于机械粒收适应性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脱粒损失率、破碎率、清选效果等技术参数,并给出了具体的测试流程。只有那些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品种才能被认为是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理想选择。
4.6 质量特性
最后,在质量特性方面,标准涵盖了籽粒含水量、容重、蛋白质含量等多个方面。其中,籽粒含水量直接影响干燥成本,而容重则是衡量种子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全面考量,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DB15/T 2115—2021大兴安岭岭东温凉区机械粒收玉米品种评价规范》从多个维度出发,为该区域内玉米品种的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南。它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科技进步,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