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竹白茶冲泡与品饮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大竹白茶的冲泡与品饮操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rewing and tasting Dazhu White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5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TSS 94-2024《大竹白茶冲泡与品饮技术规程》中,相较于2018版标准,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冲泡时间”这一关键参数的调整。新标准将原标准中“冲泡时间控制在3至5分钟”修改为“根据茶叶嫩度和品质特征,合理调整冲泡时间,一般建议为3至6分钟”。这一变化看似细微,实则对白茶的冲泡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旧版标准中,统一规定3至5分钟的冲泡时间,虽然便于操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等级的大竹白茶在原料嫩度、细胞结构、内含物质含量等方面存在差异,统一的时间难以满足所有情况下的最佳表现。例如,嫩度较高的白毫银针,若长时间冲泡,容易导致茶汤苦涩,影响口感;而较粗老的白牡丹或寿眉,若冲泡时间过短,则可能无法充分释放香气与滋味。
新版标准引入了“根据茶叶嫩度和品质特征,合理调整冲泡时间”的表述,强调了因茶制宜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茶叶的具体特性来灵活掌握冲泡时间,从而达到最佳的品饮效果。
具体应用时,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首先,观察茶叶的外形与色泽。白毫银针以芽头为主,嫩度高,建议冲泡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白牡丹芽叶分明,品质适中,可适当延长至4至5分钟;而寿眉等粗老茶类,因其纤维较粗,内含物质丰富,可延长至5至6分钟。
其次,注意水温的配合。高温有助于快速释放茶叶中的芳香物质,但若时间过长,也可能破坏茶叶的细腻口感。因此,在使用较高水温(如95℃以上)冲泡时,应适当缩短时间;而在较低水温下,可略作延长,以保证茶汤的饱满度。
此外,还需关注冲泡次数。白茶耐泡性强,通常可连续冲泡5次以上。每次冲泡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延长,以保持茶汤的稳定性和层次感。
总之,TCTSS 94-2024对冲泡时间的调整,体现了标准制定者对白茶特性的深入理解与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一变化不仅提升了标准的科学性,也为广大茶友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指导依据。在今后的冲泡实践中,应注重因茶制宜,灵活运用标准,以更好地展现大竹白茶的独特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