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粱炭疽病抗性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条件、接种方法、病情评价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高粱品种(材料)对炭疽病抗性的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Sorghum Resistance to Colletotrich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粱炭疽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DB15/T 2110—2021)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用于规范高粱炭疽病抗性的鉴定工作。这项标准对于提高高粱品种的抗病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一项重要的条文是关于接种体的制备方法。标准中指出,接种体应采用健康感染植株上的病斑组织制成悬浮液,其浓度需控制在1×10^5个/mL至5×10^5个/mL之间。这一规定确保了实验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为准确评估不同品种的抗病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另一个关键点在于田间试验的设计。标准要求试验地应当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前茬作物非寄主植物的土地。同时,试验设计应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每个处理重复不少于三次。这种严谨的设计能够有效减少环境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提高鉴定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标准还明确了病情调查的时间节点。通常在接种后7天、14天分别进行一次病情调查,记录各品种的发病情况。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发病率和严重度指数等指标,进而评价高粱品种的抗病性。
最后,标准强调了试验报告的内容完整性。报告应包括试验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分析以及结论等部分,并附上详细的原始记录和照片资料。这样不仅便于后续研究参考,也为推广优良品种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