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能化露天矿建设的基本要求、总体设计原则、信息基础设施、智能生产系统、智能管理系统及安全保障体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智能化露天矿的设计、建设和评估。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Open-pit M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271-2015《智能化露天矿建设规范》是由山西省发布的推荐性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智能化露天矿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指出了智能化露天矿的概念,即通过信息技术与采矿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矿山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的露天矿。这一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系统架构方面,标准强调了智能化露天矿应具备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五层架构。其中,感知层负责采集矿山各种信息;传输层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地传递;数据层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服务层提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应用层则面向用户需求提供具体服务。这种分层设计有助于构建稳定高效的智能化系统。
再者,关于设备选型与配置,标准指出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设备,并且要保证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安全性能以及维护便利性等因素。
另外,在安全环保方面,标准特别提到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实施风险评估等措施来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还要求采取有效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控制粉尘排放、合理处置废弃物等。
最后,在项目验收环节,标准规定了严格的验收流程和技术指标要求。只有当所有相关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规定值时才能视为合格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以上是对DB14/T 2271-2015中几个关键内容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