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Title:Norm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07T 030-2021 教育管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规范》是山西省晋中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系统的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该规范在第三条明确指出“学校应建立由校长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这一规定强调了学校管理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者,需亲自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与实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资源支持。
其次,在第五条中提到“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这条要求直接回应了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还应掌握心理咨询技巧,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群体。
再者,第十一条规定“心理健康课程应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并保证每周不少于一课时”。这表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额外增加的内容,而是与学科教育同等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固定时间的教学安排,可以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
此外,第十八条强调“定期开展面向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筛查”。这项措施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隐患。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有利于实现个性化辅导。
最后,第二十五条提出“加强家校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因此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讲座等形式,可以让家长了解最新的心理健康理念和技术,从而在家也能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综上所述,《DB1407T 030-2021 教育管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规范》从组织领导、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筛查机制以及家校合作等多个维度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规定对于提升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